近日,中国平安等四家上市险企陆续披露一季度保费收入。数据显示,四家险企一季度实现保费收入合计5956.49亿元,同比增长24%。业内人士表示,从上市险企的表现来看,大型险企转型成效逐渐显现,在“保险姓保”的监管政策下,未来龙头险企承保端优势将更明确。
基本延续去年增势
就市场来看,一季度上市险企的表现基本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增势。
其中,中国平安实现保费收入2110.06亿元,同比增长35.8%,增速位居第一。
统计显示,相比去年同期的4817.15亿元,四家上市险企一季报保费总收入增长近三成。而从原保险保费收入规模来看,A股保险公司出现明显分化,中国平安以原保险保费收入破两千亿元规模,稳居第一梯队。
近年来,随着投资收益承压+费改释放空间+理财型保险监管趋严,行业回归保障,价值增长成主题。在这方面,显示大型险企的优势更为明显。分析师王继林近日发布研报指出,龙头险企在承保端的优势已确定性建立,中国平安2016年增量价值的89%由保障保单驱动。上市险企中,中国平安率先建立大个险格局,新单和存量保单质量均位居行业前列。
寿险增速成拉动主力
从一季度保费业务构成来看,寿险增速亮眼。中国平安的保费收入主要来自旗下子公司平安人寿的贡献。一季度,平安人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514.7亿元,占其总保费收入的72%,占比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;而与去年同期相比,平安人寿同比增长率高达42%,增幅最高。
对于2017年上市险企的业绩,市场普遍看好。据显示,2016年以来,监管层围绕保险业资产、负债、投资等方面出台多项措施,激进的中小险企业绩将承压,而监管层对行业的规范有利于大型险企发展。
据表示,随着2016年万能险监管趋严,保险开始由理财向保障回归,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,大型险企的产品优势和保障属性逐步显现。
254059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